• 第八期:《顾莹:走过三极,我的心在高原》

    顾莹老师的作品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动物摄影,用镜头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思考人类的行为对自然的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伴随越来越“强大”的人类成为地球上的统治者,动物越来越成为这个星球上的配角。自然栖息地不停地被蚕食,野生动物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劣,顾莹老师努力通过自己的影像作品为野生动物代言与呐喊。

    2018, 华·生态讲堂 2019年7月24日
  • 第七期:《陈仕泓:探索湿地新世界,寻找欢喜故事》

    红豆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台湾关渡自然公园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展望。关渡自然公园位于台湾岛的台北盆地北端,淡水河、基隆河交接处,为一个具有保护、教育、研究等多功能的自然公园。经过十多年的苦心经营与管理,在关渡公园工作人员、志愿者及公众的共同努力下,这里已经是重要的候鸟栖地,也是全球观鸟爱好者观鸟、赏鸟的热点地区。

    2018, 华·生态讲堂 2019年7月24日
  • 第六期:《王炳:深圳红树林水生动物》

    王教授为公众带来“从‘植物界’到‘动物界’,湿地生态链是怎样建成的?”的主题讲座,介绍红树林栖息环境的数十种动植物,囊括被子植物、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纽形动物、环节动物、星虫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鱼类等,述说木榄、老鼠簕、银叶树等各种生物的特性以及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充分释放听众的求知欲。

    2018, 华·生态讲堂 2019年7月24日
  • 第五期:《张凯琴:自然艺术小旅》

    张凯琴老师通过分享艺术家在不同国家对于自然艺术的亲身参与和体验,向观众介绍来自不同国家的自然艺术项目、有趣的艺术家、艺术品以及自然艺术为艺术家和地区带来的改变,从而引发观众思考如何重构自我与自然的关系。

    2018, 华·生态讲堂 2019年7月24日
  • 第四期:《郭强:我们如何与野生动物相处》

    生存不易,人类除了和动物一样,在长大过程中除了都要学会取食、觅食、捕食等本领以外,还要有学习生存之外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目的是为了让人类生存得更好,获得更大的发展。那我们如何与野生动物相处呢?我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保护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依法合理利用野生动物,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持安全距离,互不打扰,静静地观察与欣赏,保持彼此之间的尊重和安全。

    2018, 华·生态讲堂 2019年7月22日
  • 第三期:《陈克林:气候变化与水鸟和湿地保护》

    从识别鸟的种类到候鸟的迁徙,陈主任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生动案例、精彩的图片、以及珍贵的影像资料,视频中人工哺育濒危鸟和鸟的爱情故事引发了公众由衷的感叹,关于鸟儿的生存智慧,竟然有这么多不被大众了解的知识。此外,陈主任还为大家分享了气候变化对于湿地以及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是我们现如今面临的最大的全球环境外部性问题。

    2018, 华·生态讲堂 2019年6月12日
  • 第二期:《洪剑明:给鸟儿一个温暖的家——我们如何与鸟类成为朋友》

    洪老师分享北京最大的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多期湿地恢复,为不同类型的水鸟提供了温暖的家,再到延庆金牛湖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了不同类型的湿地恢复,为公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湿地课堂,提升公众意识,一同用传播的力量改善地球未来。

    2018, 华·生态讲堂 2019年6月12日
  • 第一期:《南兆旭: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城市》

    南兆旭老师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为我们重新定义了深圳这座城市,结合影片的放映,也让在场的公众更直观的感受到生活在深圳这座城市的人类与自然如何运用各自的智慧休戚与共。

    2018, 华·生态讲堂 2019年6月3日
  • 华·生态讲堂

    用教育的力量丰富自然知识,用传播的力量改变生态环境。自2016年1月起,华基金开设华·生态讲堂活动,每月一期,邀请来自政府、环保领域和公益界的资深专家担任导师,一起探索大自然,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公众参与保护自然的行动,并通过线上直播将知识和信息分享给更多关心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的人。

    项目活动, 华·生态讲堂 2018年12月16日

联系我们

0755-26398154

13823706152

邮件:请点击

 

QR code